新闻资讯
当前位置:首页 > 详细资料

八五普法·印象枣庄 | 薛城篇:“八五”普法结硕果 法治花开满庭芳

来源:薛城区司法局时间:2025-07-22

【开栏语·编者按】法治,是社会进步的基石,是国家治理的利器,更是守护民生福祉的坚固盾牌。自 “八五” 普法启动以来,枣庄大地便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、深入人心的法治宣传教育热潮。从城市到乡村,从机关到校园,从企业到社区,法治的种子在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生根发芽,法治的精神正融入每一个枣庄人的日常。为全面展现枣庄在 “八五” 普法征程中的生动实践与丰硕成果,我们特别推出“八五普法·印象枣庄——枣庄八五普法巡礼”专栏。 透过这个专栏,我们不仅是在回顾过去的成绩,更是在凝聚未来的力量。让我们一同跟随文字的脚步,探寻枣庄普法的精彩故事,感受法治枣庄的独特魅力,共同为推进全面依法治国、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枣庄贡献力量。

今日刊发薛城篇。

薛城区:“八五”普法结硕果 法治花开满庭芳

“八五” 普法的号角吹响以来,薛城区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,紧扣“全民普法、精准普法、创新普法”主线,将法治精神融入城市发展血脉,通过机制护航、精准发力、创新赋能,让法治阳光普照城乡大地。如今的薛城,法治观念深入人心,社会治理效能显著提升,“办事依法、遇事找法、解决问题用法、化解矛盾靠法”的氛围日益浓厚,为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筑牢了坚实法治根基。

机制护航:构建“大普法”格局,让普法工作“有章可循”

薛城区深知,普法工作的长效发展,离不开科学机制的“四梁八柱”。区委依法治区委员会统筹全局,7次召开守法普法协调小组会议,将《薛城区“八五”普法规划》与中心工作同部署、同推进,党政主要负责人切实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,让“重视法治、厉行法治”成为共识。

监督考核的“指挥棒”精准发力:普法工作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考核,成为人大视察审议重点,区委依法治区办11次专题督导,确保各项任务落地见效。49个部门的普法责任清单清晰明确,“谁执法谁普法、谁主管谁普法”成为行动指南,法律人才、案例库、宣传渠道等资源高效整合,“部门协同、社会参与” 的大普法格局已然成型。

精准施策:聚焦“四大重点”,让普法内容“有的放矢”

普法不是“大水漫灌”,而是“精准滴灌”。薛城区紧扣关键内容,让法治宣传更具针对性。

——习近平法治思想“入脑入心”:纳入党委(党组)理论学习中心组、区委党校课程和干部培训体系,成为法治队伍必修课,让 “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” 深植人心。

——宪法与民法典“家喻户晓”:“12・4”国家宪法日、“民法典宣传月”活动持续升温,900余场讲座覆盖城乡,5万余份宣传资料送到群众手中。宪法宣传周系列活动、“美好生活・法典相伴”主题宣传,让“根本大法”与“社会生活百科全书”走进千家万户。

——党内法规“警钟长鸣”:结合主题教育,《廉洁自律准则》《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》等党内法规深入学习,引导党员干部做党规国法的 “尊崇者、遵守者、捍卫者”。

——中心工作“法治护航”:“强工兴产、转型突围” 主题普法30余场,解答企业法律问题800 余个;“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” 宣传擦亮 “益企薛法” 品牌;安全生产、防灾减灾等宣传深入人心,4 处省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见证治理成效。

分类施教:实施“四项工程”,让普法覆盖“不留死角”

不同群体的法治需求各异,薛城区量身定制“普法套餐”,实现 “精准覆盖”。

——国家工作人员“带头学法”:区级领导干部集体学法28次,专题讲座9场,2690 名公职人员参加习近平法治思想专题考试,新任干部任前考法、宪法宣誓成为常态,“关键少数”带头尊法学法。

——青少年“法治护航”:87所中小学实现法治副校长全覆盖,“百人智库”提供“订单式”服务,“八五”普法讲师团开展活动200余次,5万余名师生受益。“蓝・荷”“蓝・盾”等品牌守护成长,法治种子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。

——基层群众“学法用法”:183家“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”发挥引领作用;498名“法治带头人”、1041名“法律明白人”扎根乡村,用专业法律服务筑牢基层法治防线。“法治培训讲师团”线上线下授课,农村高频法律问题“家门口”解答,让法治成为基层治理的“金钥匙”。

——企业经营“依法前行”:律师开展“法治体检”服务企业80余家,提供法律意见1000余条,化解劳动用工、合同纠纷等问题400余个,法治成为优化营商环境的“助推器”。

创新赋能:打造“四大载体”,让普法形式“活色生香”

薛城普法的魅力,在于不断创新的“打开方式”。

——线上线下“同频共振”:“法治薛城”公众号推送法律服务5000余次,以案释法、漫画解读让法律知识“指尖可达”。线下“法律赶大集”500余次,法律顾问用方言土语解读法条,“庄户普法剧团”编排法治小戏,4800余次咨询、2万余份资料,让普法走进田间地头。

——法治阵地“遍地开花”:全省首个民法典主题公园——龙潭公园成为网红打卡地,周营镇白楼湾湿地公园“湿地风光 + 法治文化”相映成趣,沙沟镇小营村研习社让古村落焕发法治活力。30余处特色法治阵地、183个行政村法治宣传栏全覆盖,“微景观”“彩绘墙”让法治文化融入生活场景。

——示范创建“以点带面”:120余个村(居)获评市级以上“民主法治示范村(居)”,其中周营镇铁佛村等 4个村(社区)跻身“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”,以典型引领带动基层治理法治化水平提升。

——矛盾化解“多元联动”:15个专业性人民调解委员会、“调在薛城”特色工作室、“检调对接”机制高效运转,1.6万余件矛盾纠纷成功化解,调解成功率达99%,“小事不出村、大事不出镇”成为现实。

从机制构建到精准施策,从分类施教到创新赋能,薛城区的普法工作正以“润物细无声”的力量,让法治精神融入城市基因。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,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新风尚正化为推动 “强工兴产、转型突围”的强大动力,一幅法治薛城的壮美画卷正在徐徐展开。

枣庄法治网 版权所有©2021
电话:0632-3321094   Email:55pf@163.com   地址: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武夷山路1379号   鲁ICP备05003539号-5
技术支持 山东英特软件科技有限公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