法治创建
当前位置:首页 > 详细资料

八五普法·印象枣庄 | 山亭篇:将法治精神融入山城肌理

来源:山亭区司法局时间:2025-07-23

【开栏语·编者按】法治,是社会进步的基石,是国家治理的利器,更是守护民生福祉的坚固盾牌。自 “八五” 普法启动以来,枣庄大地便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、深入人心的法治宣传教育热潮。从城市到乡村,从机关到校园,从企业到社区,法治的种子在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生根发芽,法治的精神正融入每一个枣庄人的日常。为全面展现枣庄在 “八五” 普法征程中的生动实践与丰硕成果,我们特别推出“八五普法·印象枣庄——枣庄八五普法巡礼”专栏。 透过这个专栏,我们不仅是在回顾过去的成绩,更是在凝聚未来的力量。让我们一同跟随文字的脚步,探寻枣庄普法的精彩故事,感受法治枣庄的独特魅力,共同为推进全面依法治国、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枣庄贡献力量。

今日刊发山亭篇。

山亭区:将法治精神融入山城肌理

从荣获“山东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区”到顺利通过全市“八五”普法中期评估,从领导干部带头尊法学法到青少年法治教育全覆盖,从法治文化广场遍布城乡到“家庭律师”走进万家……“八五”普法以来,山亭区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,紧扣“精准普法、创新普法、实效普法”主线,将法治精神融入山城肌理,让法治阳光照亮每个角落,交出了一份“亭”好的法治答卷。

1753254117662.jpg

01
搭起普法“四梁八柱”,让法治建设“有保障”

山亭区深知,普法工作的生命力在于长效机制。2021年,区人大常委会作出开展第八个五年法治宣传教育的决议,区委、区政府同步印发“八五”普法规划,将普法工作纳入“十四五”规划和法治建设总体部署,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。10个镇(街)、26个区直部门接受法治督察,普法工作纳入精神文明创建、平安建设等考核体系,“谁执法谁普法”履职评议让责任落地生根。

专业队伍成为“普法铁军”:“八五”普法讲师团、“青未了・翼云”“春雨”宣讲队、青年普法志愿团等多支队伍齐发力,500余场宣讲走进田间地头;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活动蓬勃开展,让专业法律服务触手可及。

02
精聚焦“关键少数”与“重要群体”,让普法内容“对胃口”

普法不是“大水漫灌”,而是“精准滴灌”。山亭区瞄准不同群体需求,定制“法治套餐”。

——领导干部带头学。建立领导干部学法清单制度,区政府常务会议例行学法40余场次,2517名国家工作人员参加习近平法治思想专题测试,平均成绩94.76分位居全市第一,“关键少数”的法治自觉带动“绝大多数”的法治信仰。

——青少年从小浸润。全区中小学法治副校长配备率100%,“八五”普法讲师团、志愿者开展未成年人保护、交通安全等宣讲300余场,3万余名师生在互动体验中种下法治种子,让“守法光荣、违法可耻”成为青春底色。

43ce07586461dca918a171fcb2e5a99.png

——农民群众学得懂。培育1412名“法治带头人”“法律明白人”,50余场线下培训实用接地气;4名同志获评枣庄市“十佳”农村法治骨干,山东广播电视台《乡村法治带头人》栏目专题展现山亭基层普法风采,让法律知识走进农家院、融入田间地头。

03
让法治文化“活起来”,让普法阵地“遍地开花”

山亭的普法魅力,在于“法”与“景”的交融、“情”与“理”的共鸣。

——阵地集群成风景。翼云法治文化广场、山亭区山城街道翼云社区法治教育基地、法治山亭・亭好展厅“三个一”示范点熠熠生辉,均获评省级法治文化建设(宣传教育)示范基地;10个镇(街)法治公园(一条街)各具特色,桑村镇辛庄村普法一条街、冯卯镇法德讲堂、山城街道翼云社区(全省公益普法联系点),让群众“抬头见法、驻足学法”。

b71acb9bfdb74c88a523a9d7a8a254b.png

——文化活动接地气。移风易俗法治微短剧刷屏朋友圈,庄户剧团、竹马队将婚姻继承等法律知识编进戏曲巡演,司法行政协理员、驻村“第一书记”化身法治志愿者,让群众在欢声笑语中“晓事、明理、懂法”。

——线上线下齐发力。“一月一主题“活动月月有新意,疫情防控、宪法宣传周等节点宣传有声有色;新媒体平台推送法律法规速递、以案释法内容,构建起“移动式、全方位、立体化”的普法网络。

04
“亭”好模式显成效,法治惠民暖人心

山亭普法的独特标识,是一个个深入人心的法治品牌。

“亭”好模式赋能治理。政务服务“亭好办”、矛盾纠纷“亭好调”、法律服务“亭好享”,经验被《长安》《大众日报》等刊发推广,让法治成为山亭发展的“核心竞争力”。

“家庭律师”守护万家。线下村(居)法律顾问驻点服务,线上“家庭律师”微信群24小时在线,每户一人入群,让法律服务“指尖可达”,实现“村(居)法律顾问向前一小步,群众获得感提升一大步”。

“1+3”模式点亮乡村。每个镇(街)驻地村“一村示范”带动3个村,“阶梯式”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,3个国家级、6个省级、104个市级示范村(居)星罗棋布,让法治之花绽放在每个村落。

从机制保障到精准服务,从阵地建设到品牌打造,山亭区以“八五”普法为笔,在这片沃土上绘就了一幅“法治春风拂面来,山城遍开文明花”的动人画卷。这份“亭好的法治答卷,正成为推动山亭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,续写着“法治山亭”的崭新篇章。

枣庄法治网 版权所有©2021
电话:0632-3321094   Email:55pf@163.com   地址: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武夷山路1379号   鲁ICP备05003539号-5
技术支持 山东英特软件科技有限公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