法治创建
当前位置:首页 > 详细资料

八五普法·印象枣庄 | 枣庄财政:以法治之力筑牢民生防线

来源:枣庄市财政局时间:2025-08-13



【开栏语·编者按】法治,是社会进步的基石,是国家治理的利器,更是守护民生福祉的坚固盾牌。自 “八五” 普法启动以来,枣庄大地便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、深入人心的法治宣传教育热潮。从城市到乡村,从机关到校园,从企业到社区,法治的种子在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生根发芽,法治的精神正融入每一个枣庄人的日常。为全面展现枣庄在 “八五” 普法征程中的生动实践与丰硕成果,我们特别推出“八五普法·印象枣庄——枣庄八五普法巡礼”专栏。 透过这个专栏,我们不仅是在回顾过去的成绩,更是在凝聚未来的力量。让我们一同跟随文字的脚步,探寻枣庄普法的精彩故事,感受法治枣庄的独特魅力,共同为推进全面依法治国、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枣庄贡献力量。

今日刊发枣庄市财政局篇。




枣庄财政:

以法治之力筑牢民生防线

“八五”普法以来,枣庄市财政局锚定“法治财政、民生财政”建设目标,将普法工作与财政职能深度融合,以机制为基、以创新为要、以实效为本,走出一条“财政普法护民生、法治护航促发展”的特色路径,让每一分财政资金在法治轨道上规范运行,让群众“钱袋子”在普法宣传中更安全。

01
机制先行,构建财政普法“四梁八柱”


以制度刚性确保普法工作落地生根。枣庄市财政局成立“八五”普法工作领导小组,制定本系统《法治宣传教育第八个五年规划》,配套出台年度学法计划、普法责任清单,明确“学什么、谁来做、怎么做”。将法治学习纳入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必修内容,累计组织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专题学习、《宪法》《预算法》《会计法》等专题培训、领导干部带头参与“庭审观摩”等学法普法活动等30余次,以“关键少数”示范带动“绝大多数”。

创新“学、考、用”一体化模式。通过“科长上讲台” 解读财税法规,开展“财政法治知识竞赛”以赛促学,组织全员参与习近平法治思想专题法治素养测试,参与率、合格率均达100%。建立“述法+考核”机制,中层以上干部书面述法、会议评法,将普法成效与评优评先挂钩,形成“学法学规、用法守法”的浓厚氛围。

02
靶向发力,守护群众“钱袋子”安全


聚焦群众最关心的资金安全问题,枣庄市财政局将防范非法集资宣传作为“民心工程”,打出“精准滴灌+全域覆盖”组合拳,让法律知识走进千家万户。

政企联动织密宣传网。创新“政企协同+网格联动”模式,联合61家金融机构(含分支机构)开展“防非进机关”活动185场,覆盖171家单位、近万人次;在滕州龙泉广场等场所举办集中宣传日,20余家机构通过案例讲解、互动咨询,揭露“高息保本”陷阱,发放宣传材料5000余份,让“你贪的是利息,他图的是本金”成为群众共识。

网格下沉筑牢防护线。针对老年人、农村居民等易受骗群体,组建由财政干部、金融专家、社区网格员组成的普法志愿者队伍深入社区卫生服务站、农村大集,用方言土语讲解典型案例;联合网格员建立“重点人群台账”,开展“一对一”风险提示,助力重点人群提升风险防范意识,切实守护群众财产安全。

线上线下同频共振。组织防非短视频征集大赛,推出网络知识答题竞赛,以赛促学吸引大众积极参与;在短视频平台投放防非警示视频,利用生动影像普及防非知识;金融机构网点LED屏滚动播放警示标语,让前来办理业务的市民直观感受防非氛围;机关、社区党建中心开辟“防非宣传角”,形成“抬头见法、指尖学法”的立体格局。

03
融合业务,让财政法规“活起来”


将普法融入财政管理全流程,财政政策宣传实现“看得见、读得懂、用得上”,让群众在办事中懂法、用法。

政策解读接地气。在局官网开设“政策法规”专栏,发布财税金融相关政策及解读百余篇;召开减税降费、《枣庄市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征收管理办法》政策解读等新闻发布会,用“大白话”讲清“专业事”,不断提高社会公众财政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。

以案释法入人心。精选“政府采购新流程优化营商环境”“政府采购投诉处理”等典型案例,通过案例剖析讲解财政法规,其中有两个案例分别入选全省财政法治十大典型案例、全市首届以案释法典型案例,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。

制度建设固根本。制定《枣庄市财政局行政执法案件编号编制规则》《枣庄市财政局行政裁量权基准》等制度文件,规范财政执法行为;开展“公平竞争审查”专项普法,推动规范性文件“立改废释”全周期管理,筑牢公平市场环境制度根基。

04
常态长效,普法惠民不止步


如今,枣庄财政普法已从“单向灌输”变为“双向互动”,形成“执法中普法、服务中释法、管理中用法”的良性循环:财政法规制度体系持续完善,财政干部依法行政能力显著提高,群众对财政政策知晓度持续提升;行政执法“三项制度”全面落实,规范性文件“立改废释”全周期管理更加规范;防范非法集资宣传覆盖城乡每个角落,成为群众心中的“安全提醒”。

下一步,枣庄市财政局将持续创新普法形式,培育“财政普法志愿者”队伍,打造“以案释法”微课堂,让法治精神融入财政血脉,用更扎实的普法成效守护好群众的“钱袋子”,为枣庄“强工兴产、转型突围”提供坚实法治保障。


枣庄法治网 版权所有©2021
电话:0632-3321094   Email:55pf@163.com   地址: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武夷山路1379号   鲁ICP备05003539号-5
技术支持 山东英特软件科技有限公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