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开栏语·编者按】法治,是社会进步的基石,是国家治理的利器,更是守护民生福祉的坚固盾牌。自 “八五” 普法启动以来,枣庄大地便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、深入人心的法治宣传教育热潮。从城市到乡村,从机关到校园,从企业到社区,法治的种子在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生根发芽,法治的精神正融入每一个枣庄人的日常。为全面展现枣庄在 “八五” 普法征程中的生动实践与丰硕成果,我们特别推出“八五普法·印象枣庄——枣庄八五普法巡礼”专栏。 透过这个专栏,我们不仅是在回顾过去的成绩,更是在凝聚未来的力量。让我们一同跟随文字的脚步,探寻枣庄普法的精彩故事,感受法治枣庄的独特魅力,共同为推进全面依法治国、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枣庄贡献力量。
今日刊发枣庄市生态环境局篇。
枣庄市生态环境局
普法绘就绿色发展法治画卷
当清晨的阳光洒满枣庄的山川河湖,一场场与生态保护相关的法治实践正在这片土地悄然生长:企业车间里,环保普法宣传员正详解排污许可规范;校园课堂上,生物多样性保护知识通过趣味实验深入人心;社区广场中,环保志愿者手持宣传册解读最新法规……
“八五”普法以来,枣庄市生态环境局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,将法治精神融入生态环境保护的每一个环节,用扎实有效的普法实践,为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筑起了坚实的法治屏障,更收获了全国生态环境执法大练兵市级集体“冠军”、创建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工作“先进集体”等亮眼成绩。
“普法不是孤立的宣传,而是贯穿生态环保工作全过程的‘必修课’。”在枣庄市生态环境局,这样的理念已成为共识。“上下联动、全员参与”的责任体系让普法工作落地生根:局主要负责人挂帅普法工作领导小组,将普法与业务工作同部署、同检查、同落实,形成“一把手负总责、分管领导具体抓、科室单位齐发力”的工作格局。
翻开枣庄市生态环境局的普法清单,“首要任务+共性清单+个性清单”的学法体系清晰明了:习近平法治思想、《环境保护法》等核心内容被列为必学项,领导干部带头示范,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累计开展专题学法40余次,“国家工作人员习近平法治思想专题法治素养测试”优秀率达 100%。从年度普法要点到执法普法责任清单,为生态环保法治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“原来家门口的小河清澈起来,背后有这么多法律保障!”在薛城区的社区宣传点,居民王大爷拿着《生物多样性保护手册》感慨道。这正是枣庄市生态环境局“精准普法” 的生动缩影 —— 将法律条文转化为群众听得懂、用得上的“生活指南”。
在时间节点上做文章,让普法更具仪式感。“6・5 环境日”里,“送法入企”小分队走进工业园区,为企业解读最新环保标准;“5・22 国际生物多样性日”期间,专业讲师走进学校,通过“环保小实验+绘画展示”让孩子们读懂“人与自然共生”的法则;“12・4 国家宪法日”前后,宪法宣传与生态保护相结合的原创视频《生态之美“宪”给你》全网传播量超3000次,让法治精神随光影走进千家万户。
在载体创新上求突破,让普法更接地气。“枣庄环保”公众号开设“典型案例”专栏,1起入围全市“以案释法”评选的案例,用“违法排污被处罚”的真实故事,为企业敲响警钟;企业环境信用评价系统里,不同颜色的信用等级标识,成了最直观的“法治警示灯”;砖瓦窑、重点排污单位的普法教育室里,20余场行业专场培训让企业负责人明白 “环保红线不能碰”。这些创新实践,让普法不再是单向灌输,而是变成了与企业、群众面对面的“法治对话”。
“执法人员不仅要懂法,更要善用法、会普法。”这是枣庄市生态环境局对执法队伍的基本要求。五年来,一支“召之即来、来之能战、战之能胜”的环保执法铁军逐渐成型。
领导干部带头学法用法,每季度集中学法、年度法治考核、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100%,将法治思维融入决策全过程;执法人员持证上岗、规范执法,《排污许可管理办法》《噪声污染防治法》等在线学习与考试全覆盖,300 余名执法人员在实训基地锤炼实战技能,29人入选省级执法人才库。2024年全省环境应急执法比武团体一等奖、全国大练兵市级集体“冠军”的成绩,正是这支队伍法治能力的最佳证明。
更严格的监督让执法更规范:8次案卷评查、61件案卷深度剖析、200余条整改意见,通过“以案说法”“跟案培训” 等方式,推动执法水平逐年提升。当执法人员在查处违法案件时,不仅亮出罚单,更详解“为何罚、依据啥”,让每一次执法都成为生动的普法课堂。
普法的成效,最终要体现在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上。在枣庄,法治的力量正让这片土地焕发新的生机:
重大行政决策更规范,《枣庄市“十四五”生态环境保护规划》《“无废城市”建设实施方案》等重大事项,严格履行公众参与、专家论证、合法性审查等程序,让每一项决策都经得起法律和历史的检验;187项行政权责清单动态公示,执法边界清晰透明,“法定职责必须为、法无授权不可为”成为共识;信访工作“领导包案”制度落地,历史积案“清仓见底”、新增案件“动态清零”,群众的环境诉求得到及时回应。
如今的枣庄,天更蓝、水更清、地更绿,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显著,《枣庄首次出现,鸟类“朋友圈”+3!》等报道见证着生态环境的向好变迁。这背后,是普法工作播下的法治种子,是全社会生态环保意识的觉醒,更是“法治护航绿色发展”的生动实践。
征程万里风正劲,重任千钧再出发。枣庄市生态环境局将继续以普法工作为抓手,让法治精神深植人心,让绿色理念融入发展血脉,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枣庄提供更坚实的法治保障,让每一缕清风、每一寸绿意都承载着法治的温度与力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