法治创建
当前位置:首页 > 详细资料

上媒看枣法 | “法治网”和《山东法制报》同时刊发枣庄“八五”普法工作经验

来源:“法制网”、山东法制报时间:2025-08-18

8月14日,“法治网”和《山东法制报》以《枣庄:榴乡法韵润万家》为题同时刊发枣庄“八五”普法工作经验,介绍枣庄市“八五”普法以来,将法治精神深植榴乡大地,以文化为媒、以创新为翼,构建起“全域覆盖、精准滴灌、浸润人心”的普法新格局,让法治之花在鲁南大地绚烂绽放。具体详情如下:

图片
图片


枣庄:榴乡法韵润万家



当清晨的阳光洒满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龙潭公园,晨练的市民在民法典主题雕塑前驻足品读;台儿庄古城的游客跟着“法治+旅游”线路,在古运河畔聆听历史与法治的交响;柳琴戏《天价彩礼》的悠扬唱腔里,村民们笑着领悟婚姻家庭的法律智慧……这是枣庄市“八五”普法画卷中生动的一幕幕。

“八五”普法以来,枣庄市将法治精神深植榴乡大地,以文化为媒、以创新为翼,构建起“全域覆盖、精准滴灌、浸润人心”的普法新格局,让法治之花在鲁南大地绚烂绽放。

机制为基:织密全域普法“责任网”

“普法不是选择题,而是必修课。”枣庄市以机制建设为骨架,搭建起“全员参与、层层落实”的普法工作体系,让法治建设成为各级各部门的“硬指标”。

顶层设计绘蓝图。将普法依法治理纳入领导干部任期目标考核,建立普法联席会议、“谁执法谁普法”履职评议等12项制度,市、区(市)、镇(街)三级财政均将普法经费列入预算,为普法工作注入“源头活水”。

督导考核压责任。市领导带队开展法治建设专项督查,人大代表、政协委员深入村居视察,通过“述法评议+实地走访”实现精准画像。

队伍赋能强根基。组建“八五”普法讲师团等10支专业队伍,吸纳政法干警、律师等200名骨干加入普法志愿者,青年普法志愿团深入基层开展活动300余场,形成“专业+志愿”的普法合力。

文化为魂:打造“榴乡特色”普法IP

枣庄深谙“文化是最好的黏合剂”,将7300年始祖文化、运河文化与法治精神深度融合,让普法既有“法味”更有“乡味”。

全域阵地“可观可感”。以全省首个民法典主题公园为龙头,构建“市-区-镇-村”四级法治文化阵地网络:台儿庄古城将15处历史遗迹变为法治教育点,获评“山东省法治教育示范基地”;薛城区BRT站台的“普法驿站”年均服务群众5万人次,成为“法治便利店”;全市建成法治公园(广场)633个、法治长廊2872个,实现村(社区)法治小品阵地全覆盖,真正让群众“出门有法、抬头见法”。

非遗普法“活态传承”。柳琴戏、鼓儿词等民间艺术搭上普法快车,庄户剧团创作《邻里之间》《酒驾之祸》等23部法治剧目,年均下乡巡演120余场;非遗传承人用剪纸、皮影戏演绎《民法典在身边》,让老手艺说出新“法言”;滕州结合墨子“兼爱”思想打造“善法讲堂”,实现传统治理智慧与现代法治的跨时空共鸣。

文艺赋能“入脑入心”。“法治+文旅”“法治+民俗”擦出别样火花:峄城石榴园里,法治灯谜让游客在采摘中猜法;市中区“鼓儿词”剧团用方言说唱反诈知识,大爷大妈听得津津有味;“非遗普法巡演”3000余场次,让群众在欢声笑语中筑牢法治防线。

精准滴灌:靶向破解“普法最后一公里”

“普法不能大水漫灌,要像石榴结果一样,颗颗精准。”枣庄针对不同群体需求,定制“法律套餐”,让法治服务精准抵达。

领导干部“关键少数”带头学。落实政府常务会议会前学法、任前考法制度,市级领导班子集体学法40余次,1.2万名新任职干部进行宪法宣誓,“两述两考”云平台让依法决策成为行动自觉。

青少年“关键群体”沉浸式学。实现中小学法治副校长配备率100%,建成55处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,“模拟法庭”让学生化身法官、律师,“学宪法讲宪法”活动覆盖10余万人次;“榴花朵朵”未检品牌、“蓝・荷”保护项目开展防欺凌教育2000余场,4所学校获全国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优秀组织奖。

基层群众“身边人说身边法”。培育“法治带头人”2568名、“法律明白人”7735名,其中王玲作为山东代表在全国示范培训班交流经验;学法用法示范户2209家,形成“一人带一片、多片带整体”的辐射效应。在市中区吉品街“诚信经营示范街”,商户们通过“法治星级评定”比着守法;山亭区社区里,“五老”法治工作室帮老年人守住“养老钱”,《守住养老钱》宣传片让防骗知识家喻户晓。

传播矩阵:让法治声音“随时随地”

“线上+线下”“传统+新兴”,枣庄构建起立体传播网,让法治知识如空气般无处不在。

传统媒体守正创新。枣庄广播电视台“市民热线・法治版”播出2300余期,专家在线解疑;《枣庄日报》“社会与法”专版每周更新,成为群众手边的“法律字典”;贵诚购物中心、万达广场的电子屏滚动播放普法短视频8000余条,让逛街也能“捡”知识。

新媒体矩阵声势浩大。“法治枣庄”等平台发布信息1.3万条,阅读量超500万人次;《大众看“典”》20余期入选“学习强国”,《关注消防 警钟长鸣》获全国应急管理普法一等奖;政法系统新媒体矩阵总阅读量破亿次,让法治声音刷爆“朋友圈”。

社会力量广泛参与。曙光帮教协会“普法大篷车”年均活动60余场,12支普法队伍深入田间地头;“百名律师进企业”开展“法治体检”800余场次,解决合同纠纷等问题3300余个,法治成为优化营商环境的“金钥匙”。

法安天下,德润人心。从民法典主题公园的晨光到台儿庄古城的暮色,从柳琴戏的唱腔到新媒体的弹窗,枣庄市“八五”普法以文化为笔、以匠心为墨,在榴乡大地上写下了“法治为民”的生动注脚。


枣庄法治网 版权所有©2021
电话:0632-3321094   Email:55pf@163.com   地址: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武夷山路1379号   鲁ICP备05003539号-5
技术支持 山东英特软件科技有限公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