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开栏语·编者按】法治,是社会进步的基石,是国家治理的利器,更是守护民生福祉的坚固盾牌。自 “八五” 普法启动以来,枣庄大地便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、深入人心的法治宣传教育热潮。从城市到乡村,从机关到校园,从企业到社区,法治的种子在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生根发芽,法治的精神正融入每一个枣庄人的日常。为全面展现枣庄在 “八五” 普法征程中的生动实践与丰硕成果,我们特别推出“八五普法·印象枣庄——枣庄八五普法巡礼”专栏。 透过这个专栏,我们不仅是在回顾过去的成绩,更是在凝聚未来的力量。让我们一同跟随文字的脚步,探寻枣庄普法的精彩故事,感受法治枣庄的独特魅力,共同为推进全面依法治国、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枣庄贡献力量。
今日刊发枣庄市科技局篇。
枣庄市科技局:
以法治力量护航科技创新
“八五”普法规划实施以来,枣庄市科技局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,将普法工作与科技管理服务深度融合,通过强化组织领导、创新普法形式、完善法治机制等举措,构建起“全员参与、全程覆盖、全面提升”的普法工作格局,为全市科技创新事业高质量发展筑牢法治根基。
法治建设,组织先行。枣庄市科技局成立由主要负责人任组长、领导班子成员为副组长的普法工作领导小组,形成“主要领导亲自抓、分管领导具体抓、政策法规科牵头落实”的三级责任体系。将普法工作纳入年度重点工作清单,制定详实的普法计划和任务分解表,明确每月学法主题、每季度督查重点,确保“时间、内容、人员”三落实。通过定期召开普法工作推进会、通报进展情况、考核学习成效,推动普法工作从“软任务”变为“硬指标”,实现全年普法工作有计划、有部署、有总结、有成效。
领导带头,激活学法“领头雁”效应。坚持领导干部带头学法、尊法、守法、用法,以党组会议、中心组学习为载体,建立 “每月学一法” 制度,重点研学《科技进步法》《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》《枣庄市科研诚信管理办法》《枣庄市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监督管理办法》等科技领域核心法规。通过专题研讨、案例分析等形式,将法律知识与科技项目审批、科研经费管理等实际工作结合,提升领导班子依法决策能力。
全员提升,打造法治“生力军”。面向全体干部职工,构建“线上+线下”立体学习网络:线下依托“法律知识座谈会”“业务骨干讲法”等活动,每年开展专题学法;线上组织参与山东省干部学院、灯塔大课堂等平台的法治培训,完成《习近平法治思想专题班》等课程学习,参与党内法规专项答题正确率达100%。职能科室3人参加本年度新申领行政执法证人员培训和考试工作,顺利取得执法资格。严格执行公务员学法用法考试制度,考核成绩公开公示,以考促学推动干部职工法律素养全面提升。
阳光政务,让权力在法治轨道运行。全面推行“清单化”管理,通过政务服务网、局官网等平台动态公布15项权责事项、23项政务服务事项,实现“权责透明、流程规范”。对依申请公开的政府信息做到“100%答复”,利用“政务公开”专栏主动公开岗位职责、服务承诺、监督渠道等内容,让科技管理在阳光下运行。
改革赋能,将法治精神融入创新实践。深化“放管服” 改革,开展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,以法治手段保障科研人员权益。全面落实公平竞争审查与合法性审查制度,《关于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若干措施》文件经公平竞争审查和合法性审查后印发,在科技项目评审、平台建设等工作中强化专家咨询和公众参与,让决策更科学、更民主。
阵地联动,让普法走进生活当中。以“科技服务进企业”“科技活动周”“宪法宣传日”等活动为契机,深入园区、企业开展法治宣讲10余场,发放《枣庄市科技政策汇编》《枣庄市科技政策解读》等资料1000余份,将法律知识送到创新一线。
数字赋能,让普法形式更接地气。利用局官网、微信公众号等平台,推送法治微课堂、案例解读等内容20余期,以图文、短视频等形式解读科技法规,让普法内容“看得懂、记得住、用得上”。
下一步,枣庄市科技局将持续深化“八五”普法成效,以更高标准完善普法机制、以更实举措提升法治能力、以更新形式扩大普法覆盖面,以高质量法治供给护航科技创新,为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枣庄贡献科技力量!